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洛克王国可抓十大最强宠物-特色主题科普馆:浓缩科技、自然、文化演变

综合35292人已围观

简介蓝藻科普馆 徐小玲 摄安徽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长丰县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肥西县地震科普馆 程玲 摄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科普展馆位于公园核心位置 马丰成 张荣 摄“生态教育科普馆、防震减灾科 ...

  蓝藻科普馆 徐小玲 摄

  安徽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

  长丰县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

  肥西县地震科普馆 程玲 摄

  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科普展馆位于公园核心位置 马丰成 张荣 摄

  “

  生态教育科普馆、特色防震减灾科普馆、主题鸟类科普场所、科普洛克王国可抓十大最强宠物工业游科普教育基地……在“科里科气”的馆浓合肥,除了省、缩科市科技馆等数家知名的技自综合性科普馆外,还有很多散布在全市城乡各地的然文特色科普馆,以“实用、化演专题”见长,特色今天,主题记者就带你领略一下这些别具特色的科普科普场馆,进一步地熟悉、馆浓亲近它们。缩科

  生态教育科普馆

  生态科普教育是技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科普馆则是然文生态科普教育的优良场所。合肥有不少关于生态教育的科普馆,面向普通和青少年普及生态及环保相关知识。

  墙面与屋顶布满水波造型,与灯光配合起来好像置身水底;绿色细长互相缠绕的蓝藻“微结构”,看起来像DNA片段;蓝藻还有可以药用、食用等不为人知的一面……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巢湖北岸塘西河藻水分离港内的蓝藻科普馆是安徽省首家蓝藻科普教育基地,于2015年建成,2016年5月1日正式运营。此馆已成为合肥市青少年蓝藻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环巢湖综合治理的重要展示平台和文化休闲旅游的新阵地。

  整个展厅分上下两层,围绕解读蓝藻、感受危机、治理应用和保护行动的主线展开,具体由认识蓝藻、治理之道、“我”与巢湖和巢湖之治四个展厅42项展品组成。在科普馆的总体风格设计上,以白、绿、蓝三色为主,前三个展厅突出白色和绿色,洛克王国可抓十大最强宠物寓意生态环保,最后一个展厅突出白、蓝色调,寓意科技文明。在具体的展品设计上,科普馆突出互动性,让参观者不仅能够通过图文的形式对蓝藻有直观的认识,更能通过声光电的互动、具体的模型,有更加深刻的体会。科普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所有展品的外形,全部是放大了很多倍的蓝藻结构模型或者是水滴的形状。参观者可以通过科普馆内的设备,了解蓝藻的前世今生、结构特征、为什么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等,还可以通过灭藻大作战等游戏,身临其境,增强爱惜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在整个蓝藻科普馆中,巢湖之治展厅最为亮眼。这个以“综合治理,创新思路”为主题的展厅,对合肥市在蓝藻治理方面的思路和办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包河区“河长制”、藻水分离港建设、生态修复等工作,都一一呈现。此外,塘西河蓝藻分离港工艺流程动态演示也得到完整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蓝藻科普馆和蓝藻处理池仅一个走廊之隔,走廊使用玻璃进行隔离,参观者不仅能通过科普馆了解蓝藻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看到真实的蓝藻处理部分流程。

  除了蓝藻科普馆,合肥还有一个安徽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该馆位于庐阳区三十岗乡境内,2020年11月改造建成。展馆布展面积约1040平方米,以“城市湿地,生态未来”为主题,划分湿地城市、湿地生态、湿地未来三大展厅,采用声、光、电、VR体验等形式,生动展现湿地公园的地理特征、植被资源和湿地相关知识等内容。

  该馆在展项设计时,利用动态灯箱演绎湿地的形成,霍格沃茨互动墙展现董铺水库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复原董铺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场景的形式在展馆中呈现,利用最新的AR观景仪让场景中的动植物们动起来,真实再现湿地生态系统;利用生态鱼缸将董铺水库内鱼类生活的场景巧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以鸟巢的造型结合鸟蛋的形状打造的休息驿站,让游客身临其境了解鸟类的诞生;打造全沉浸式的互动空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董铺国家湿地公园内,瞬息之间感受董铺四季气候变换。

  该馆墙面造型图文版与多媒体触摸查询相辅相成,场景复原与标本展示构建沉浸式生态空间,以色彩的变化带领观众参观情绪的起伏,打造展览内容丰富、空间造型优美、表现手法多样的现代化展览展示馆。游客可以带孩子们亲身体验湿地风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了解湿地相关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馆

  地震来了是什么感觉?面对地震我们该如何将伤害减到最小?没关系亲身“体验”一下。而能让市民进行这种独特体验的,唯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合肥有不少地震科普知识专业场馆,分布于城区以及县区,如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肥西县地震科普馆、长丰县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等。

  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位于蒙城北路与电厂路交口西侧,是2011年7月合肥市地震局依托扩建后的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筹建的,于2012年5月建成开馆。该馆科普展厅共设7展区,22个展项,总占地面积4667平方米,其中科普展项布展面积约500平方米。该馆的建成填补了合肥市没有防震减灾专业科普场馆的空白,为提高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供了新的平台。

  开馆至今,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一直致力于为市民提供详细周到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办事。2020年,科普馆先后开展了“纪念7·28唐山大地震44周年亲子研学游”、接待暑期中学生研学实践团队、举办第二期暑假亲子同游科普馆等活动;举办地震科普宣传志愿者培训班、派员参加市红十字会应急培训、参加安徽省科普讲解大赛,不仅培养了更多科普志愿者,也在不断提升科普讲解员的科普讲解水平和办事质量。

  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自开馆以来,年接待参观者1万余人,受到市民的欢迎。目前,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已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示范基地”等。

  在合肥市肥西县,也有一个“国字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即肥西县地震科普馆。近日,中国地震局颁布2021年度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认定评估结果,肥西县地震科普馆被认定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肥西县地震科普馆占地面积约为300平方米,主要包罗序厅、认识地震厅、应对地震厅、体验地震厅、地震科普厅和地震模拟体验小屋等6个主题展区。其以普及地震科普知识为主要目的,将地震知识传播、地震灾难体验、逃生技能把握等融为一体,提高广大市民及青少年群体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肥西县地震科普馆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开馆至今,共接待参观者约7000人次,游客通过参观科普馆学习预防地震灾害基本知识,了解灾害防御办法和正确应对灾害的办法步骤,提高自身对灾害的认识。

  2021年5月12日,在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暨汶川地震十三周年纪念日,长丰县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开馆仪式举行,为长丰县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开启新篇章。

  长丰县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位于罗塘乡高速连接线东侧(县气象局院内),展馆总布展面积约850平方米,共包罗认识自然、防灾减灾、观天问地、地球家园、地质安全、灾害体验以及4D影院7大展区。各展区创新采用雷达检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360°幻影成像技术等多种高新展示技术,构建高真实度的体验空间,让观众在探索、体验、互动的过程中,激发认识和预防灾害的爱好,提高面对灾害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学习灾害应对的知识和技能。

  鸟类科普场所

  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鸟类便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爱惜人类的这个“伴侣”,我国各地每年都举办“爱鸟周”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保护鸟类的活动。与此同时,为了增加对野生鸟类的了解,更好地普及相关护鸟知识,很多地方建设了鸟类科普馆。合肥就有很多鸟类科普场馆,向市民全方位地展示普及鸟类知识,同时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增强爱惜鸟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020年4月,位于合肥市巢湖市北部半岛的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科普展馆落成,众多市民得以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类。

  在巢湖半岛的环湖岸线上,一条玉带蜿蜒伸展,东起巢湖水下城遗址区,西起花塘河西侧,北至烔炀河支流高头苏村段,南入浩瀚巢湖,她就是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

  烔炀河渔舟唱晚,花塘河鱼蟹肥美,芦溪河芦花如雪,鸡裕河水鸟群戏,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998.3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23.45公顷,湿地率达62.45%。“落日照平沙,渔船阁岸斜。白鸟临水立,惊起入芦花。”公园中河流迂回环绕,滩涂湿地和水塘湿地互为借景,形成一幅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

  湿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我国南北迁徙候鸟的越冬地和停歇地。据统计,公园内的动物种类共有32目78科217种,其中鸟类16目45科130种、鱼类6目16科48种、两栖动物4目9科22种、兽类6目8科17种,列入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的黑耳鸢,有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科普展馆位于公园核心位置,也是公园功能区之一。展厅正中模拟的鸟类栖息区域,摆设有2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模型,配合不同的环境搭配,栩栩如生。

  据巢湖市林园中心副主任介绍,巢湖半岛鸟类科普展馆占地300多平方米,目前已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展馆内,市民或游客可以通过视频投影展厅的宣传牌或模拟的空间标本,与野生鸟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并了解它们的保管环境。在参观中,广大市民可以感受到鸟类是森林的卫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生态、野趣,合肥南艳湖公园也已成为候鸟栖息地。该公园已被授予“城市观鸟科普点”称号,成为候鸟及珍稀鸟类的研究、保护、观赏基地。

  据了解,合肥南艳湖公园已被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授予“城市观鸟科普点”称号。该公园经过多年整体提升打造后,绿意浓郁、群花绽放、百鸟争鸣、清波荡漾,着眼于“自然、生态、野趣”,是合肥市不可多得的生态湿地公园和候鸟栖息地,目前已发现的鸟类有160余种。为充分发挥公园的自然生态优势,强化观鸟、爱鸟、护鸟、保护自然生态意识,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南艳湖公园办理处将在平衡园区办理与生态保护、增强市民生态保护意识、推广鸟文化及自然科普教育等方面共同研究,谋划“1小时课后自然时光”等活动,为青少年和市民提供自然科普文化盛宴。

  在合肥市长丰县,还有一个合肥杜集鸟岛VR科普体验馆,它位于合肥杜集鸟岛景区。

  杜集鸟岛的形成,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当年荒沛河畔的陆凤奎一家,在荒沛河畔插柳栽树,经年累月,荒芜的河畔变成为了竹树环合、隐蔽日月的绿岛。良好的天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白鹭、白鹤、灰鹤、灰喜鹊、画眉等2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到了每年农历3、四月份,大批的鸟儿不远万里飞到这片绿岛,在秀林高端筑巢安家,产卵育雏,繁衍后代。

  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粮油食品科普基地

  安徽新华印刷文化博览基地 李存祥 摄

  (上接03版)

  如今,这里已建成为了游客接待中心(内设VR科普体验馆)、停车场、观鸟台、荒沛河护坡、岸上步道、道路等办法。目前林区面积已达2000亩,鸟岛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2.6%。值得一提的是,杜集鸟岛VR科普体验馆于2021年3月对外免费开放,让广大游客和群众不仅可以现场观赏鸟,还能了解更多的鸟类科普知识。

  工业旅游科普教育基地

  印刷术的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合肥市第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1、安徽新华印刷文化博览基地以近代印刷发展史为时间主线,以“印刷让文化更灿烂,让世界更文明”为主题,通过多幅宝贵历史照片和实物,向参观者综合介绍安徽新华企业历史、印刷之源、印刷之美等印刷历史变迁、发展概况及为振兴民族印刷工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我国出版印刷事业作出的贡献。

  在基地,参观者可以看到,展览参观由企业文化馆、印刷车间参观、印刷知识馆、互动体验、印刷历史从古到今浮雕、印刷工坊、石印工坊和科普课堂组成,展示总面积1000平方米。展馆对制版印刷、装订、技术设备工艺的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对3D打印与数字印刷在文物复制方面的创新应用作重点介绍,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和发展。

  而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的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粮油食品科普基地,大家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该基地作为省、市第一批研学旅行基地,以“食品安全、爱粮节粮、工业文化、面食文化、精致农业”等为主题,为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办事。

  今年,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粮油食品科普基地被认定为2021-2025年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合报全媒体记者  秦鸣

  通讯员  徐小玲  宋霄雨  程玲  陈咏梅   李存祥

Tags:

相关文章